NBA 籃球場及球賽轉播常用的英文術語
喜歡打籃球的朋友們應該對籃球場上許多籃球術語都不陌生,尤其喜歡看 NBA 的朋友們現在可以透過各種體育轉播方式看球賽,如果是看原文轉播,那你就會聽到許多關於籃球運動、場地、規則等專業術語的英文,我們這篇就來幫各位整理一些 NBA 籃球場及球賽轉播常用的英文術語。
場地 |
人員 |
- 籃球場:basketball court
- 觀眾席:spectators seating
- 籃板:backboard
- 籃網:basketball net
- 籃框:basketball hoop
- 罰球線:free throw line
- 罰球圈:free throw lane
- 三分線:three-point line
- 前場:front court
- 後場:back court
- 中場:mid-court
- 禁區:painted area
- 計分板:scoring table
- 籃球架:basketball post
|
- 籃球員:basketball player
- 籃球隊:basketball team
- 教練:coach
- 裁判:referee
- 觀眾:audience
- 控球後衛:point guard(PG)
-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SG)、two-guard、off guard
- 中鋒:center
- 小前鋒:small forward(SF)、the three
- 大前鋒:power forward(PF)
- 後備球員:bench player(板凳球員)
- 最有價值球員:MVP
- 第六人:sixth man
- 吉祥物:mascot
- 啦啦隊:cheerleading team
|
規則術語 |
賽事相關 |
- 跳球:jump ball(爭球)
- 犯規:foul
- 阻擋犯規:blocking foul
- 帶球撞人:charging foul
- 取消資格:disqualification(備註1)
- 犯滿離場:foul out(備註2)
- 兩次運球:double dribble(俗稱二運)
- 蓄意犯規:flagrant foul(惡意犯規)
- 犯規麻煩:foul trouble(備註3)
- 雙方持球:held ball(備註4)
- 進攻犯規:illegal offense(進攻違例)
- 防守犯規:illegal defense(防守違例)
- 出界:out of bounds
- 進攻時間違例:shot clock violation(備註5)
- 10秒違例:ten-second violation(備註6)
- 3秒違例:three-second violation(備註7)
- 換人:substitute(更換球員上場或下場)
- 禁賽或停賽:suspension
- 技術犯規:technical foul
- 走步犯規:traveling violation(備註8)
- 中場休息時間:halftime(15分鐘)
|
- 上半場:first half
- 中場休期:halftime
- 下半場:second half
- 第一節:first period
- 第二節:second period
- 第三節:third period
- 第四節:fourth period
- 主場:home court
- 主隊:home team
- 主場比賽:home game
- 主場優勢:home court advantage
- 客場比賽:away game
- 客隊:guest team
- 季賽:regular season(常規賽)
- 季後賽:postseason
- 季後賽首輪比賽:first round
- 準決賽:semi-final
- 總決賽:final
- 灌籃大賽:Slam Dunk Contest
|
備註:
- disqualification 是指球員被判取消資格,通常有犯滿離場(俗稱畢業)或對另一名球員犯下危險犯規或其他聯賽違規行為而被判 disqualification,當球員被判 disqualification 則必須離場。
- foul out 是指一名球員在 40 分鐘的比賽中犯下 5 次個人犯規,或在 48 分鐘的比賽中犯規 6 次,犯規並被取消比賽剩餘時間的資格。
- foul trouble 是籃球比賽中用來描述球隊或球員的高犯規總數的短語,例如五犯或球隊累積過多犯規而產生犯規麻煩。
- 當雙方球員發生爭球時且無法判定球權時,稱為 held ball,此時裁判可能會判定雙方爭球(jump ball,跳球)以決定球權屬於哪一方。
- shot clock violation 是指球隊在進攻時間限制內沒有出手,包含沒有投籃、上籃、扣籃或灌籃的各種得分嘗試,NBA 的全場進攻時間限制為 24 秒,當球從底線發出的 24 秒內沒有嘗試得分,而指是運球或傳球,就會構成 shot clock violation,也稱為進攻 24 秒違例。
- NBA 比賽從底線發球後必須在 10 秒內將球運過或傳過中線,即必須在 10 秒內過半場,否則就會被判 ten-second violation。
- three-second violation 是指進攻球員在禁區停留 3 秒或 3 秒以上,此規則於西元1936年啟用。
- traveling violation 是指當一名持球的球員在沒有運球的情況下走了超過 2 步,也稱為帶球走步。
進攻 |
防守 |
- 切入:cut
- 快攻:fast break
- 傳切:give and go
- 擋拆:pick and roll(註1)
- 籃外空心:air ball(俗稱麵包)
- 運球:dribble
- 胯下運球:cross-leg dribble
- 背後運球:behind-the-back dribble
- 帶球上籃:driving to the hoop / layup
- 攜球:carrying the ball(註2)
- 翻球:palming
- 二次運球:double dribble(兩次運球)
- 投籃:shot
- 跳投:jump shot
- 後仰式跳投:fadeaway / fall-away shot
- 空心球:swish, nothing but the net
- 兩分加罰:three-point play(註3)
- 三分加罰:four-point play(註4)
- 灌籃:slam dunk / dunk
- 拉竿:double pump
- 拉干扣籃:pump dunk / double pump dunk
- 拉竿倒扣籃:pump reverse dunk
|
- 卡位:block out
- 犯規戰術:foul strategy
- 打手犯規:hacking
- 拉手犯規:holding
- 一對一防守:one-on-one defense(人盯人防守)
- 包夾:double team(註5)
- 三守一:triple team(註6)
- 區域聯防:zone defense(區域防守)
- 消耗時間:running out the clock(註7)
|
備註
- pick and roll 也翻譯為單檔切入,通常由兩位球員共同完成,其中一位球員為持球(處理球)的隊友設置掩護(pick)讓處理球的球員能避開防守者,向籃框方向滾動(roll,實際是移動)以接收傳接球或進攻得分,檔拆是 NBA 球隊在 1990 年代興起的一種進攻戰術。
- carrying the ball 是一種帶球違規行為,當運球球員在讓球停在一隻手或兩隻手上後繼續運球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翻球及兩次運球都類似於 carrying the ball。
- 投近兩分球時被犯規而產生的加罰,可加罰一球,若加罰進球可獲得 1 分,總共獲得 3 分。
- 投近三分球時被犯規而產生的加罰,可加罰一球,若加罰進球可獲得 1 分,總共獲得 4 分。
- double team 也稱為 double-team, double teaming, or double-teaming,是指兩位防守球員夾擊防守一名進攻球員,阻止該球員進攻的一種陣型。
- 三位防守球員防守同一位進攻球員,通常是該進攻球員有強大的進攻能力。
- 比賽最後如果雙方分數差距很大或為了避免另外一隊取得重新進攻反敗為勝的機會,進攻球隊可能會採取消耗時間的策略,讓比賽時間結束前都在自己球隊的掌握,這種策略通常稱為 running out the clock, running down the clock, stonewalling, killing the clock, chewing the clock, stalling, timewasting, time-wasting 或 eating clock,有非常多種英文說法。
看完以上的 NBA 籃球場及球賽轉播常用的英文術語,相信各位對籃球的相關英文用法都很熟悉了,必競籃球是發源於美國的運動,搞清楚這些英文會更容易融入英語世界,如果你喜歡每天學英文單字分享的英語學習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網站,跟大家一起輕鬆學英文。
發表於 2021-03-08 最後更新於 2023-04-11
相關文章
「亞軍」的英文說法通常使用「runner-up」,而「second place」則較少使用,這是因為「runner-up」更能準確地表達「亞軍」的概念。
「亞軍」是指在比賽或競爭中僅次於冠軍的第二名,而「runner-up」的字面意思是「 ...
剛剛看 NBA 比賽,球員接球準備上來,竟然被裁判吹走步犯規,其實走步在籃球比賽中是很常被吹判的一種犯規,那你知道 NAB 比賽時,所謂的走步犯規英文要怎麼說嗎?通常有以下兩種說法:
Traveling: 這是最直接的翻譯,也是最常用 ...
最新文章
我們常說「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有時是感嘆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有時則是在面對變化時提醒自己要淡然以對。那這句「世事難料」用英文要怎麼說才自然呢?今天就來教你幾個地道又實用的英文表達方式!
1、Life is unpredictable.
這句是最貼近「世事難料」精神的英文說 ...
不要以貌取人的英文說法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初次見面時,覺得某個人很冷漠,但後來發現他其實超熱心?這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啊!一開始以第一印象先猜測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有時候其實會判斷錯誤的,所以我們常聽到步要以貌取人,就是這個原因。
在英文裡,「以貌取人」有好幾種說法,根據 ...
Do 和 Does 的用法差異
Do 跟 Does 其實都是「助動詞」,主要用在現在式的疑問句、否定句,或是強調句裡。差別在於主詞人稱不同時,會用不同的形式。
1.基本用法差異
Do → 用在 I / You / We / They
Does & ...
十月份有好幾個連假,相信大多數人都放假放得很開心,台灣人常說的 「連假」,通常是指超過周休二日天數的假期,至少三天或三天起上,例如端午連假、中秋連假或春節這些,不過在英文裡其實沒有一個完全對應的單字,大多要用片語來表達,常見的說法有:
long weekend指連續三天或以上的 ...
你有沒有在國外的社群網站、聊天室或遊戲裡,看過大家一直打「lol」或大寫的「LOL」?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甚至還有人以為是「蘿蔔」的英文縮寫,其實 lol 是英文 laugh out loud 的縮寫,意思就是「大聲笑出來」,用來表示「哈哈」、「笑翻」的感覺。
lo ...
最近在 YouTube、IG Reels 或是美國年輕人聊天的時候,很常聽到他們講一句:「He has aura.」那到底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什麼玄學能量?其實不是啦,這完全是一種網路用語的延伸。
其實「Aura」這個梗在美國/西方青少年圈,就是把「氣場」這個概念拿來網路化、玩 ...
租賃的英文說法
在英文裡,「租賃」最常見的兩個單字就是 rent 和 lease,這兩個字看似相近,但實際用法卻有一些細微差別,如果能搞清楚這兩個字的使用情境,就能在生活與商業場合中更精準表達。
Rent — 日常、彈性的租用
Rent 常用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 ...
Time is money. 中文意思
Time is money. 這句諺語是來自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是寶貴的資產,和金錢一樣具有價值,中文就是「時間就是金錢」的意思。
Time 是時間,而 money 就 ...
時間就是金錢的英文
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的英文是Time is money,它的意思並不是說時間真的能直接換成鈔票,而是提醒我們:時間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一旦浪費就無法挽回,據說這句話最早由美國政治家班傑明·富蘭克林 (Be ...
在中文裡,我們常說「良藥苦口」,意思是好的藥雖然不好喝,卻對身體有幫助,這句話用來比喻那些雖然刺耳、不好聽,但其實對我們成長或進步有幫助的忠告,那麼在英文裡,怎麼表達「良藥苦口」呢?下幾個常見的類似說法都很貼切:
1.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