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餐廳的服務費英文與歐美餐廳的小費英文大不同,收費本質不一樣

各位去一些餐廳用餐時,可能會發現菜單上有標示餐點要收取10%服務費,也就是無論你點多少餐點,費用加總後還要再額外加上10%服務費,這感覺有點像國外餐廳常見的小費,但是台灣餐廳的服務費與歐美餐廳的小費似乎又有點不同,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唷!就連英文都不一樣。
歐美的服務費
在歐美的餐廳、酒吧或咖啡廳用餐,又或者是到飯店住宿時,讓飯店服務生幫忙搬行李之類的服務,通常歐美的消費者會習慣給服務生小費,作為一種對服務者的尊重及認同其服務品質,這種小費的英文稱為 tip,是一種非強制性的付款行為,完全由消費者自行決定,屬於消費者與服務生之間的關係,物業主(即餐廳、酒吧或飯店經營者,俗稱老闆)並不會插手,小費也不是由物業主收取,而是屬於服務生賺取的收入之一,服務生直接放自己口袋即可,這是歐美的文化。
臺灣餐廳的服務費
臺灣的餐廳早期其實沒有收取10%的服務費,只有開發票還是開收據的差別,如果要開發票,通常會額外加5%的稅金,這個部分是政府要收的稅,營業規模較大的餐廳通常都會開發票,而符合政府免開發票資格的小規模餐廳,通常只開收據,這個部分就不會額外加5%的稅金,你點多少食物,就是付多少錢而已,很簡單,大部分營業規模不大的餐廳或小吃店都屬於這種。
大約在七零年代,原本沒有小費文化的臺灣,許多餐廳開始陸續出現小費箱,通常放在結帳櫃台旁,讓消費者自由決定要投多少小費到小費箱裡面,通常小費箱的現金就是給餐廳服務生的收益,但是後來發現願意給小費的消費者少之又少,於是這種小費箱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在人熟悉的服務費。
小費箱消失後,部分餐廳開始直接向消費者收取服務費,服務費的英文是 service charge,意思是餐廳提供服務所收取的費用,也就是一筆用餐必須支付的額外費用,初期有些餐廳收取5%服務費,有些餐廳收取10%服務費,久而久之,幾乎所有餐廳收取的服務費都變成10%,而這10%服務費也演變成餐廳菜單上註明的一部分,計算方式通常是點完所有餐點的費用加總後,再額外加上10%的金額。
假設餐點的費用是1000元,額外收取10%的服務費,總金額就會變成1100元,兩種計算方式如下
1000元 + (1000元 x 10%) = 1100元
1000元 x 110% = 1100元
本來這條服務費的收費項目起源是模仿歐美的小費模式,理論上應該是要給提供服務的服務生作為收入之一,但實際上有沒有進到服務生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以上臺灣餐廳的服務費與歐美餐廳的小費英文說法及差異,相信各位對這兩種費用應該有所了解,如果你喜歡每天學英文單字所分享的英語學習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網站,跟大家一起學英文。
發表於 2023-04-17 最後更新於 2023-04-17
相關文章
restaurant 和 dining room 的差別
許多英語初學者對於 restaurant 和 dining room 這兩個可以用來表示餐廳的英文說法經常會搞混,畢竟中文都稱為餐廳,不過這兩者是不同的,看完這篇你就知道 rest ...
百貨公司的美食街
在台灣有很多大賣場或百貨公司都有美食街,這樣的文化其實是國外傳進來的,在國外的許多大型商場也都有類似這樣的美食街,英文通常稱為 Food Court,中文也稱為美食廣場,當我們去這些美食街用餐時,可能會用到一些簡單對話如 ...
台灣人吃牛排通常會選擇幾分熟,最常聽到的就是五分熟、七分熟這兩種,其它熟度不是太生就是太熟,不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不過幾分熟這種用數字表達只是台灣人的習慣用法而已,在國外,牛排的熟度通常不是用幾分熟來表達,牛排的熟度英文通常以「rare ...
最新文章
我們常說「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有時是感嘆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有時則是在面對變化時提醒自己要淡然以對。那這句「世事難料」用英文要怎麼說才自然呢?今天就來教你幾個地道又實用的英文表達方式!
1、Life is unpredictable.
這句是最貼近「世事難料」精神的英文說 ...
不要以貌取人的英文說法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初次見面時,覺得某個人很冷漠,但後來發現他其實超熱心?這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啊!一開始以第一印象先猜測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有時候其實會判斷錯誤的,所以我們常聽到步要以貌取人,就是這個原因。
在英文裡,「以貌取人」有好幾種說法,根據 ...
Do 和 Does 的用法差異
Do 跟 Does 其實都是「助動詞」,主要用在現在式的疑問句、否定句,或是強調句裡。差別在於主詞人稱不同時,會用不同的形式。
1.基本用法差異
Do → 用在 I / You / We / They
Does & ...
十月份有好幾個連假,相信大多數人都放假放得很開心,台灣人常說的 「連假」,通常是指超過周休二日天數的假期,至少三天或三天起上,例如端午連假、中秋連假或春節這些,不過在英文裡其實沒有一個完全對應的單字,大多要用片語來表達,常見的說法有:
long weekend指連續三天或以上的 ...
你有沒有在國外的社群網站、聊天室或遊戲裡,看過大家一直打「lol」或大寫的「LOL」?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甚至還有人以為是「蘿蔔」的英文縮寫,其實 lol 是英文 laugh out loud 的縮寫,意思就是「大聲笑出來」,用來表示「哈哈」、「笑翻」的感覺。
lo ...
最近在 YouTube、IG Reels 或是美國年輕人聊天的時候,很常聽到他們講一句:「He has aura.」那到底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什麼玄學能量?其實不是啦,這完全是一種網路用語的延伸。
其實「Aura」這個梗在美國/西方青少年圈,就是把「氣場」這個概念拿來網路化、玩 ...
租賃的英文說法
在英文裡,「租賃」最常見的兩個單字就是 rent 和 lease,這兩個字看似相近,但實際用法卻有一些細微差別,如果能搞清楚這兩個字的使用情境,就能在生活與商業場合中更精準表達。
Rent — 日常、彈性的租用
Rent 常用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 ...
Time is money. 中文意思
Time is money. 這句諺語是來自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是寶貴的資產,和金錢一樣具有價值,中文就是「時間就是金錢」的意思。
Time 是時間,而 money 就 ...
時間就是金錢的英文
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的英文是Time is money,它的意思並不是說時間真的能直接換成鈔票,而是提醒我們:時間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一旦浪費就無法挽回,據說這句話最早由美國政治家班傑明·富蘭克林 (Be ...
在中文裡,我們常說「良藥苦口」,意思是好的藥雖然不好喝,卻對身體有幫助,這句話用來比喻那些雖然刺耳、不好聽,但其實對我們成長或進步有幫助的忠告,那麼在英文裡,怎麼表達「良藥苦口」呢?下幾個常見的類似說法都很貼切:
1.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